全球观焦点:大报大新闻丨来这里免费看展,打卡《流浪地球2》周边

来源:大众日报   时间:2023-04-08 07:16:07

今年贺岁档,《流浪地球2》再次擎起国产科幻片大旗,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效果炸裂的视觉技术,酷炫震撼的荧幕表现斩获超40亿票房,赚足票房与口碑。

作为一部科幻大片,最要紧的元素就是视觉效果。《流浪地球2》约95%的视效制作都是依托国内团队完成,在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该片90%场景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可以说在吴京坐着太空电梯直插云霄时,闻到的是空中飘来海蛎子味儿。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的2023青岛影视周“科影未来”融合体验展上,特设《流浪地球2》道具展区,集中展出宇航服、门框机器人、机甲等炫酷道具及其背后技术应用。


(资料图片)

“科影未来”融合体验展将持续到4月9日14:00,关注“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微信公号,可领取电子门票免费入场。

如何让吴京“飞起来”?

影片拍摄地青岛东方影都三维扫描工程师朱红昌介绍,《流浪地球2》是中国电影史上唯一一部实现了从虚拍棚剧本可视化预演到摄影棚拍摄的科幻片。在东方影都展位现场,记者看到,演员穿上带有标记点的动作捕捉服,摄像头能实时计算其运动信息,生成人物骨骼动画,通过虚拟化制作平台,剧组几乎同时就能看到“变身”后的演员和场景渲染在一起的画面,迅速代入科幻场景中。

通过这种方式,《流浪地球2》提前生成了一部约2.5小时的预演片,实现了剧本“可视化”,让剧组工作人员、演员清晰知道影片想要达到的视觉效果,大大节省了制作成本和拍摄时间。

在“科影未来”融合体验展上,大家可亲身参与感受这一技术。

给“数字人”捏脸,让“数字人”干活

在“科影未来”融合体验展现场,一个直径5米多的黑色球形框架夺人眼球。仔细观察,球体内部每一个连接点都有一部相机,可以实时捕捉人在球体内的动作变化。这是影眸科技展示的“穹顶光场”。进入球体坐下,相机从各个角度进行拍摄,留存面部表情、动作特征等数据资料。3天后,“穹顶光场”就能生成一个全新“数字人”形象。

“‘穹顶光场’是世界唯二、亚洲唯一的微米级面部扫描系统,以超高速度和精度动态扫描面部材质、捕捉表情变化的肌肉运动,通过对人脸面部表情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生成‘数字人’动态与静态‘资产’,在影视后期制作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影眸科技CTO张启煊说,以剧中某位演员为模本生成“数字人”后,可以让“数字人”进行更加多样化的表演,也可以通过CG技术复制形象,让影片后期制作更快速精准。

基于“穹顶光场”的数据,影眸科技开发了全球首个能对生成式AI形象进行3D打印的技术。“眉毛再粗一点,年龄增加十岁……”现场,只要观众发出语音指令,就能对选中的AI形象进行“再加工”,30秒左右即可生成符合CG行业制作标准的3D人脸模型,并进行3D打印。

智能咖啡机、机械臂……这些黑科技都是“山东好品”

研磨、萃取、拉花,机器人75秒就为你做好了一杯香醇的咖啡。这就是《流浪地球2》里出现的智能咖啡机,也是全球首台能拉花的智能咖啡机器人。由遨博(山东)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提供。

《流浪地球2》中频频出现的“群演”——协作机器人,也是山东智造。电影中关于北京航天中心数据中心的镜头里,巡检机器人支撑着海量数据平稳运作。带有机械臂的巡检机器人,能自主操作监测指标,保障空间站人员生命安全。现实中,这些协作机器人也已实现多场景应用。目前,遨博协作机器人销量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志浩 黄露玲 赵琳 张忠德)

揭秘电影大片背后的硬核力量

最新资讯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