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
聚焦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古榕树盘旋着水塔生长、青砖石板似在诉说悠久历史故事,街道上别具风格的奶茶店、零食店陆续开业——这是广州乡村振兴的缩影。
8月8日,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来到从化区鳌头镇、增城区,分别走访了万亩良田示范项目、越秀集团从化田园综合体、莲花出水农科小镇,看见许多喜人变化:曾经荒废的田野被重新规划,利用率达100%;破旧不堪的村道变身为兼具休闲、娱乐、饮食和住宿功能的风情街;AI技术助力养猪产业,1人可养殖2500-3000头生猪……
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最重要最关键的抓手就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结合在一起,我们前瞻性地提出了基金加乡村经营的概念。”乡村振兴基金总裁、莲花出水农科小镇董事长毛杰介绍。
喜院民宿计划于下半年开业。
荒地变万亩良田
记者来到鳌头镇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示范点的万亩良田示范项目。阳光下,大片的稻谷金黄灿烂,仿佛置身在一片世外桃源。
“从前这里丢荒严重,20%-30%的良地被荒废。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这些土地被全部做成水田。”鳌头镇万亩良田示范项目负责人魏景阳介绍,为了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他们前期花费了一年的时间进行权属调查等工作,最终在2-3个月便完成95%以上的土地流转工作。
从化区鳌头镇,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示范点。
据悉,万亩良田整治范围覆盖鳌头镇8个行政村、1.3万亩土地,目前已落实建设资金6.7亿元,首期2000亩农田已完成整治工序。通过整治,原先零散的小块农田被重新进行整合,荒废的耕地被利用起来,这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项目要持续运营下去,带动更多就业岗位,首先自己要会“造血”,这便要借助第二、第三产业。“水稻自身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够的。”从化区城投集团总经理李定怡表示,“为增加水稻的附加值,在第二产业方面,我们和本地的水稻加工厂合作;在第三产业方面,我们发展研学、民宿等,目前已完成基本招商。”
村民入股变“股东”
“我们村集体和越秀集团合作成立了公司,村民可以入股,每年还能拿到一定的分红。”广州从化区鳌头镇龙潭村党总支部书记夏敏光介绍,村民可以通过出租房子收租金,还能在家就近打工,现在每户村民的年可支配收入增加了近1万元。
“村容越来越美,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还有的大学生回来创业。”夏敏光介绍。走在越秀集团从化田园综合体龙潭旧墟风情街上,街上整齐干净,新开的生鲜超市正在运营,还有很多设计非常年轻化的奶茶店、手工艺店陆续投入使用。据夏敏光介绍,自从越秀集团从化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展后,这里破旧的房子被修复,在保留原味的基础上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
从化区鳌头镇,越秀集团从化田园综合体。
天天惦记民宿便是对村民院落改造而建的一家民宿,改造后的民宿色彩与周边稻田景观融为一体,望田而立,开窗见景。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里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都已经做得很好。”天天惦记民宿负责人邹志雄认为,要把乡村建设当成一个项目去经营,才会产生效益,否则都是空谈。“所以,从化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运营前置理念,非常值得推广。”
据了解,除了风情街、民宿,还设有非遗文化街、奶牛产业园等,集合结婚小镇、亲子农场等23种文旅业态,而且所有业态优先录用本地村民。这不仅带动村民本地就业,还吸引了乡贤返乡创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持续带动产业发展。
智能化助力产业发展
在增城区莲花出水农科小镇的猪舍里,阳光播撒在熟睡的黑猪身上。“通过自然光的照射,生猪会更健康,得病率更低。”莲花出水美丽牧场项目负责人黎炽明介绍,为了保证生猪的健康,牧场运用智能化系统,严格控制牧场内的温度、湿度、进风量等环境因素。“如果生猪行为有异常,我们的AI监测系统会立即发出警告,提醒技术人员进行检查。”有了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加持,1个人可以养殖2500-3000头生猪,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据了解,莲花出水农科小镇将畜牧业、种植业、渔业等多种农业产业进行全产业链的规划,优化生猪、水稻、莲虾等综合、有机、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生猪吃的正是我们研发生产的饲料,更健康,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黎炽明表示。
增城区朱村街道,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丝苗米种子。
“未来,人们饭桌上的主食不仅仅只有大米,还会有黑米等粗粮。”另一边,莲花出水农科小镇华墨香黑米产学研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陈泓良正津津乐道地介绍他们用了14年研发的新产品黑米。众所周知,粗粮没被精加工,营养成分更高,但煮制不易,口感欠佳,很少被人们当成餐桌主食。而这款黑米不用提前浸泡,像大米一样直接放在电饭锅煮即可,软糯可口。
毛杰介绍,接下来,他们将把产业项目、产业CEO和好的基金管理模式,找到好的乡村进行导入、复制和输出,形成基金加乡村经营的乡村振兴基金。
《广州日报》2023年8月9日5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黎慧莹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